与欧盟的关系
绿色转型
欧盟驻华代表团的绿色转型处协调和支持欧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政策对话、信息交流和合作活动的执行,以应对全球气候、能源和环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路径。该处也负责交通和海洋事务,均为《欧洲绿色新政》下关键的政策领域。
《欧洲绿色新政》于2019年12月11日由欧洲委员会发布,设定了到2050年使欧洲成为首个气候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大陆的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这也是欧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触的强有力的政策基础。
该处主要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触,也广泛接触公民社会,包括非政府组织、专家、智库、学术界和商界代表,并与欧盟成员国驻华大使馆的同事紧密合作。
绿色转型
绿色转型是当今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成为了欧盟和中国双边关系中很积极的重要部分。
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是双边围绕这些议题接触的最高政治形式,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气候、环境和海洋等。
最近的一次高层对话于2023年7月初在北京举行,由中方的第一副总理丁薛祥和欧方时任常务副主席的弗兰斯·蒂默曼斯(现在常务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为丁副总理高层对话对应的欧方领导)共同主持。对话中,两位共同主持人强调了欧盟和中国领导人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在绿色转型议题方面合作的共识。
基于《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之后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生物多样性》的成功经验,蒂默曼斯常务副主席阐释了为何“当欧盟和中国团结起来,成功有望,反之,必然失败”。
确实如此,中欧合作的重要目标是为全球治理作贡献,包括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
欧盟也参与了给国务院提政策建议的高层咨询机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选派了两位代表:气候行动总司现任总司长库尔特·范登贝格和前任总司长乔斯·德尔贝克。
欧盟也在中国支持了一系列积极的倡议,例如全球市长盟约、外交伙伴关系工具资助的“中欧伙伴交流项目”下与中国大学合作开发的中欧气候试验性课程、组织中方专家考察欧盟机构、招标项目在人文交流中建立欧盟和中国绿色智库的交流等。
环境
环境保护是欧盟绿色新政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欧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同关切。
欧盟和中国的合作已开展多年,建立了互信和密切合作。多个项目在支持双边合作,促成双方专家交换观点和经验。
自2003年以来开展了部级的环境政策对话。2023年9月25日,辛克维丘斯委员与中国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共同主持了第九次中欧环境政策对话。
生物多样性
双方认可,中欧密切合作有助于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这个全球协议。在2023年9月25日举行的第九次中欧环境政策对话上,欧盟和中国同意合作,保持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政治势头。双方就如何加强欧盟和中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最佳实践进行了交流。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仍然是欧盟和中国的重要政治优先事项。欧洲委员会于2020年3月发布的《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7月发布的《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中欧循环经济具体合作提供了新的指导。
2023年9月26日,欧洲委员会环境,海洋与渔业事务委员辛克维丘斯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共同主持了首轮中欧循环经济高层政策对话。双方同意延长2018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并共同制定循环经济合作路线图。
更多详情: https://www.eeas.europa.eu/node/433671_zh-hans?s=166
塑料污染
除了现有的双边合作和项目之外,欧盟和中国还同意就一项具有约束力的治理塑料污染的国际协议文本的磋商加强交流。
毁林
欧盟和中国一直在森林执法、治理和贸易(FLEGT)双边合作机制框架内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通过在国内采取措施(信息、法律框架和政策)打击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并通过与包括东南亚和非洲在内的其他国家共同努力,遏制非法采伐的木材贸易。
随着《欧盟毁林条例》的通过,欧盟打算加强和拓宽与中国的交流,将合作范围扩大到非法采伐之外更大领域。有关该法规的更多信息: https: //environment.ec.europa.eu/topics/forests/deforestation/regulation-deforestation-free-products_en
野生动植物保护
双方在2023年7月举行的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上同意进一步加强双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合作。
通过技术项目以及在缔约方大会之前的交流,欧盟还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履约进行合作。
水
为了加强中欧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双方同意在2017年将合作级别提升为部长级对话。2019年4月2日,欧盟委员卡梅努·维拉先生与中国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先生共同主持了中欧水政策对话机制首次会议。
2023年9月25日,欧盟环境,海洋与渔业委员辛克维丘斯与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北京共同主持了中欧水政策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
除了此次高层对话外,欧盟在支持2012年建立的中欧水平台(CEWP)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平台旨在鼓励中国采取综合性的水资源管理方法。 CEWP是欧盟、欧盟成员国和以中国水利部为代表的中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合作。 CEWP 得到欧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它促进了水利部门改革的政策对话,并对能力建设、技术和商业合作给予鼓励。
2023年3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2023水大会上,欧盟和中国成功共同主持了“水促进可持续发展”互动对话。
气候
欧盟和中国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伙伴,在气候方面保持了全面的双边合作。
2005年,欧盟和中国达成一致,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为气候变化政策的合作和对话提供了一个高级别框架,围绕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交换意见,并鼓励低碳科技发展和应用。此后,2018年签署的《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联合声明》和《关于加强碳排放交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了该伙伴关系的目标。在2021年2月举行的首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中,双方强调了紧密合作的承诺,在推动国际进程、达成巴黎协定目标上发挥领导作用。
在任命后不久、COP28之前,欧盟气候委员胡克斯特拉于2023年11月15日至16日访问了北京,会见了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
欧盟气候变化委员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会见内容请见此: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ac_23_5862
碳排放交易
欧盟与中国分享自己建设碳排放交易的经验,并鼓励中国加强自身碳市场,因为碳市场是遏制排放的最具成本效益的工具。该合作可追溯至2014年,是中欧气候合作的关键部分。
2018年,双方就此签署了谅解备忘录,7月的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作出决定,要延长此备忘录,深化合作。
自2014年起,欧盟出资的一个全面的项目就在支持中国建设和运行有效全国碳市场的努力。
甲烷
欧盟鼓励中国加入全球甲烷承诺,双方也同意开展双边合作,并于2022年12月启动了这项工作。
气候适应
欧盟和中国在气候风险和适应领域已开展了一系列技术交流,双方同意加强政策和经验的交流。
碳边境调节机制
2023年7月4日,时任欧洲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丁薛祥在北京举行了第四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双方同意建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话(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条例由欧洲委员会于2023年8月17日发布,更多信息请见https://www.eeas.europa.eu/delegations/china/%E7%A2%B3%E8%BE%B9%E5%A2%83%E8%B0%83%E8%8A%82%E6%9C%BA%E5%88%B6_zh-hans?s=166)。
在对话建立后的首次访华中,欧洲委员会税务和海关同盟总司总司长杰拉西莫斯·托马斯于2023年11月16日会见了由多个中方部委代表陪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大型公共活动也于11月16日举行,向中国企业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介绍情况并聆听反馈。观看活动的录像:https://taxation-customs.ec.europa.eu/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_en (具体链接之后更新)
能源
欧盟和中国一起贡献了全球终端能源消费消费的三分之一,在推进绿色能源转型、促进能源安全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这也是欧盟和中国合作的重点。能源转型是成功落实巴黎协定、为民众提供清洁可持续和可负担能源的前提。
2023年10月12日,欧洲能源委员卡德瑞·希姆森和中国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十一次中欧能源对话。双方围绕能源转型、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力市场、绿氢和其他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听取了中欧能源合作平台的工作进度报告。
中欧能源对话于1994年建立,在2019年4月举行的第八次能源对话中得到了加强,当时欧盟和中国签署了《关于落实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之后的2019年5月,中欧能源合作平台在北京启动。
作为实用性工具,中欧能源合作平台的建立支持并落实能源对话,落实中欧双边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符合欧盟能源联盟、给所有欧洲人的清洁能源倡议和巴黎协定要求。在近5年的时间里,平台开展了众多的会议和对话,撰写了比较研究和报告,动员了中国和欧盟广泛的能源参与方。
海洋、海事和渔业
该领域的合作,欧盟主要负责部门是欧洲委员会海洋事务与渔业总司(DG MARE),中欧双方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
合作围绕三个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的高层对话(HLD)展开:海洋治理高级别对话、渔业高级别对话以及海洋法和极地事务高级别对话。
蓝色海洋合作伙伴
欧盟和中国在海洋事务上的长期合作促成了2018年中欧“海洋蓝色伙伴关系”的签署,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洋经济体将共同努力完善国际海洋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打击非法捕捞和促进可持续的蓝色经济。
2023年9月23日,第二届中欧蓝色海洋伙伴论坛在深圳举行。
“本次论坛是中欧蓝色海洋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欧盟和中国将双方利益攸关方,包括商界、学术界、智库和非政府组织聚集在一起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它来得正是时候,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以增进相互了解,并重申我们对海洋的承诺。”
——欧盟委员辛克维丘斯
演讲链接: 点击这里
海洋治理
欧盟和中国都认识到海洋事关我们共同的利益,包括渔业在内的海洋治理是全球共同的挑战和责任,需要更密切的国际合作和全球行动。
2010年以来,欧盟与中国举行了六次海洋治理高层对话会议,应对海洋带来的挑战。最近一次对话于2023年9月22日在深圳举行,由欧盟环境、海洋和渔业委员维吉尼尤斯·辛克维丘斯和中国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共同主持。
渔业和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IUU)的渔业活动
实现可持续渔业以及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全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欧盟和中国作为船旗国、港口国和市场国以及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成员,都有责任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IUU)捕捞活动。为加强渔业合作,欧洲委员会与中国农业农村部建立了渔业高层对话机制。该对话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9月21日在深圳举行,由欧洲委员会海洋事务和渔业总司总司长查理娜·维特切娃女士和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先生共同主持。。
此次高层对话得到了中欧IUU(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问题)工作组的支持,该工作组确保就海洋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IUU活动)进行定期交流。
海洋法和极地事务
通过海洋法和极地事务高层对话,欧洲委员会和中国外交部就海洋法和极地事务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其中包括公海保护(例如《BBNJ条约》)或建立海洋保护区(MPA))。最近一次高层对话会议于 2023年9月26日在北京举行。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中欧关系的核心要素,对于促进民间关系、投资和贸易至关重要。
欧盟代表团与中国同仁、欧盟成员国、欧盟公司以及欧盟中国商会密切合作,以确保成功并解决问题。
在航空互联互通方面,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航班仍仅占疫情前水平的50%左右。 2019年,每周有超过200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欧洲。
与此同时,海运以及最近的铁路货运也构成了我们双边贸易关系的基础。
中欧民航合作项目(APP)于2016年正式启动,由欧盟委员会外交政策事务处(FPI)资助。项目于2024年12月17日在北京欧盟驻华大使馆举行闭幕活动,标志着项目第二期的圆满完成。点击链接了解更多信息。
可持续和智能出行
欧洲委员会于2020年12月9日通过的《可持续和智能出行战略》设定了未来10-30年的目标,旨在使欧盟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并在面对未来危机时变得更具弹性。
欧盟和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尤其是污染、事故和拥堵。通过开展与双边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双方在拖动世界交通运输系统的脱碳和现代化的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
中欧互联互通平台
为了改善交通互联互通,欧洲委员会交通运输总司(DG MOVE)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DRC)于2015年建立了互联互通平台。
主要目标是探索以可持续并基于市场原则的方式改善欧洲和亚洲之间运输连接的潜力。双方都致力于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
海洋运输
欧盟通过双边海运协定与中国就海运相关问题持续保持对话。